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员兴宗的《紫云洞》 全文: 君不见茂州长史文章翁,生平姓字悬天东,英言撼帝帝不从,建隆以来无此忠。 今焉栖神寓玄躬,道在翳嘶峰外之高峰。 是间真趣排天胸,指顾可了荆岱嵩,迩年秋练春光融,离离渡汉舒溟蒙。 状殊宋车非越龙,亦非石壁浮青红。 望之云远讨其踪,类风飘烟欺雾浓,直排阊阖贯紫宫。 父老语我昭我聋,疑是先生不掩之精雄。 自尔支拄琼崖中,要把英爽飞摩空。 有如韩王结襦腾腾化异气,亦如卫生食昂叠叠欺长虹。 诚於斯民有愿力,此段奇特将无同。 先生英名无有尽,乃云无心洞无穷。 或云砻凿发天秘,不知的的胜事符阿戎。 劝君不必昆阆通,五云之祥由李宗。 君家种义昭玄穹,可隶黄字驱青童。 扫洒愿勿俗子容,斗酒为嗔王无功。
参考注释栖神亦作“栖神”。1.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讼繆胸中。”《晋书·阮籍传》:“ 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 ,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 (2).谓死后安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 尹公度 之所栖神处也。” 宋 赞宁 《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腊五十八……十月,栖神于院之庭,从其宜也。” (3).指止息,安居。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神女请坐。闻神女栖神 高唐 之上,那 高唐 风景若何?” (4).犹入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习禅·帛僧光》:“ 光 於南山见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为栖神之处。” 高峰 最高点或最高部分。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攀登科学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