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杜止轩的《题五峰山》 全文: 青厓何亭亭,险绝不可状。 中有仙人台,曾此簇天仗。 千年迹已陈,剪灭复谁刱。 贤哉王真隐,志欲铲垒障。 林中万古滩,手独辟空旷。 得非借天巧,无乃烦鬼匠。 向来樵牧场,今为锦绣帐。 泉鸣灌木杪,人语飞鸟上。 居人固自轻,过客诚难忘。 时危乍便静,景胜翻增怆。 信宿已过期,久留非涉妄。 明日黄尘中,回头失昆阆。
参考注释得非犹得无,莫非是。《魏书·郭祚传》:“ 祚 曰:‘高山仰止。’ 高祖 曰:‘得非景行之谓?’”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得非 玄圃 裂,无乃 瀟湘 翻。” 清 洪昇 《长生殿·雨梦》:“呀,何处歌声,凄凄入耳,得非梨园旧人乎?” 天巧不假雕饰,自然工巧。 唐 韩愈 《答孟郊》诗:“规模背时利,文字覷天巧。”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周遭有十奇,如 石门 、 水帘 、 瀑布 、 石灯 、 石钟罄 、 观音影 之类,皆自然天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窗栏》:“必取整木一段,分中锯开,以有锯路者着墻,天然未斫者向内,则天巧人工,俱有所用之矣。” 无乃 表示委婉反问。不是;岂不是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