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胡仲弓的《夜闻琵琶》 全文: 金波西流云路洁,千星万星犹点缬。 身世如在冰壶中,高卧风棂赏清绝。 谁家拟动郁轮袍,自抱心声细推说。 猝然闻之耳亦清,徐听令人心欲裂。 八音独有丝声哀,似此琵琶声更切。 龙香动处弦欲折,自拨一声三击节。 湓浦有人曾话别,舟中夜闻金缕制。 司马酒肠刚似铁,泪珠变就青衫结。 清音巧作声呜咽,此器特为愁人设。 韵如寒泉清且冽,安得曹纲同一拨。 曲终忽作裂帛声,万籁沉沉天地阔。
名句书法欣赏 清音巧作声呜咽,此器特为愁人设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清音(1) 清越的声音;清亮的声音 山水有清音 (2)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 p、t、k、f、s等 作声(1).谓开口说话。《南齐书·王敬则传》:“ 敬则 谓众曰:‘卿诸人欲令我作何计?’莫敢先答。防閤 丁兴怀 曰:‘官秖应作耳。’ 敬则 不作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见説,心下吃惊,半晌作声不得。”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不必作声告饶,也不必恶声相骂。” (2).发出声响。 晋 葛洪 《神仙传·葛玄》:“口中饭尽成大蜂数百头,飞行作声。” 呜咽(1) (2) 伤心哽泣的声音 抱公膝而呜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行路亦呜咽 (3) 形容水、风等的声音凄切 逝水犹呜咽 特为 专门为 特为这事而来 愁人(1).令人发愁。《楚辞·九歌·大司命》:“结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2).心怀忧愁的人。 晋 傅玄 《杂诗》:“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宋 张先 《酒泉子》词:“亭柳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词之三:“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酒是只有增长愁人的愤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