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灵山会上言虽普,少室峰前句未形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子淳的《颂古一○一首》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山会方言。犹庙会。 冯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那些孩子们可喜坏了,象是赶山会过佳节一样,互相追逐、叫骂。” 上言进呈言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王登 为 中牟 令,上言於 襄主 曰:‘ 中牟 有士曰 中章 、 胥己 者,其身甚修,其学甚博,君何不举之?’” 唐 韩愈 《荐士》诗:“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会当祭祀,中人 魏忠贤 欲代行礼。公知之,乃先期上言曰:‘天坛寅清之所……窃谓刑餘不宜近至尊,而况天神饗祀之地乎。’” 未形(1).谓事情尚未显出迹象、征兆。《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 孔颖达 疏:“谓止人之邪在於事未形著。”《孔丛子·答问》:“吾谓圣人之智,必见未形之前,功垂於身殁之后。”《汉书·伍被传》:“臣闻聪者听於无声,明者见於未形,故圣人万举而万全。” 颜师古 注:“言智虑通达,事未形兆,皆预见之。” 唐 元稹 《论谏职表》:“君臣之际,论列是非,讽諭於未形,筹画於至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二》:“ 淮阴 登堂, 高密 仗策, 武乡 分鼎,悬断未形,毫髮不爽,胡其异也!”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且当利未见、害未形之时,自非一般人所能分晓,於是公举程度较高於一般人者为之代表,以兴利于未见,除害于未形。” (2).尚未形成。《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史记·律书》:“神生於无,形成於有……或未形而未类,或同形而同类,类而可班,类而可识。”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