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孙宸的《抵家·其二》 全文: 诘旦盥漱罢,父老纷来看。 亲昵短服过,疏者具衣冠。 拜揖失行序,问答无绪端。 行役倏四载,风尘多苦颜。 乡曲近来事,卒卒述难殚。 生齿有凋谢,人情有波澜。 岁俭徵求急,鸡犬靡得安。 无论享乐利,亦复多辛酸。 一闻父老言,怆然伤脾肝。 不敢说向人,但叹行路难。
参考注释不敢(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行路难(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 羊曇 善唱乐, 桓伊 能挽歌,及 山松 《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 陈去病 《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 长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