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从训的《五马山》 全文: 北山从何来,崑岷而鼻祖。 并包河与江,考历不能谱。 近推连括苍,继乃至天姥。 既而南入台,盘桓遂东下。 嵯峨起东峁,沃洲兀墙堵。 孟塘五山顶,乐祖旧游处。 时髦集松下,抵掌道今古。 秀分为五龙,骈首饮平楚。 环县如负扆,为县护生聚。 隐岳耸其南,西隅列旗鼓。 其间诸名流,晋宋最旁午。 我惭貂尾续,於汝竟何补。 登楼览清秋,黄*菊满樽俎。 持螯送新酒,醉为山起舞。 人生行乐耳,无徒与羊祜。
参考注释送新犹送鲜。《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尤辰 ﹞在 洞庭山 贩了几担橙橘回来,装做一盘,到 颜 家送新。” 为山喻建立功业。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参见“ 为山九仞,功亏一簣 ”。 起舞亦作“ 起儛 ”。1.起身舞蹈。《国语·晋语二》:“ 驪姬 许诺,乃具,使 优施 饮 里克酒 。中饮, 优施 起舞。”《隋书·五行志上》:“ 武帝 讲於 重云殿 ,沙门 誌公 忽然起儛歌乐,须臾悲泣。” 宋 王安石 《后元丰行》:“ 吴 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十六回:“ 太宗 起舞,诸王等更迭奉觴。” (2).“闻鷄起舞”的省略。表示志士及时奋发,刻苦磨炼。典出《晋书·祖逖传》。 宋 苏辙 《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诗:“冷澈登临倦,衰慵起舞迟。”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题元人<芦州聚雁图>》词:“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应中宵起舞到鷄鸣,练腰脚。”参见“ 闻鸡起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