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甲寅元日予七十矣酒间作短歌示子侄辈》 全文: 我昔自蜀归,百年已过半。 观棋未终局,回视斧柯烂。 饱知山林乐,富贵何足换。 退休失健决,正坐闇且懦。 齿发日衰残,岁月难把玩。 萧朱尚或隙,籍湜固宜畔。 出门无一欣,抚事有三叹。 新年遂七十,推敬媿里閈。 眷眷惜兹夕,凛凛畏明旦。 豁然忽大笑,愁若春冰泮。 穷达真两忘,生死付一贯。 清尊既潋灩,硕果亦璀璨。 拥门纷鼓笛,上寿列童冠。 老翁亦忘疲,起舞影零乱。 不独夸痴顽,自足洗患难。 投床判宿酲,美睡到日旰。
名句书法欣赏 出门无一欣,抚事有三叹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出门(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抚事(1).追思往事;感念时事。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灵庙荒顿,遗像陈昧。抚事怀人,永叹寔深。”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宋 陆游 《夜过鲁墟》诗:“百年几兴废,抚事一凄愴。” 明 高启 《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 (2).犹临事,遇事。 宋 王安石 《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3).招抚之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倘若抚事可成……国家即可无东顾忧。” 三叹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