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底事穷年事奔走,厄贫废学诚可矜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吴芾的《里有蒋生者颇志于学迫于贫困吾叔德先见而怜》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底事(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穷年(1).终其天年;毕生。《战国策·齐策六》:“使 管仲 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庄子·齐物论》:“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没世穷年,不能徧也。”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高下之分,贵贱之贾,一由彼口。是以没齿穷年,不免於匹夫。” (2).全年;一年到头。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张长公》:“寝迹穷年,谁知斯意。”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 唐 韩愈 《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明 王蒙 《暮宿田家作》诗:“穷年滞草莽,裋褐被霜露。” (3).贫困之时。 明 高启 《送贾二文学》诗:“穷年自多感,况復送良儔。” 奔走(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厄贫困苦贫乏。《周礼·秋官·小行人》:“其札丧凶荒厄贫为一书。” 孙诒让 正义:“《乡师》注云:‘囏阨,饥乏也。’厄贫,亦谓民贫乏不能自存,故与札凶同书。” 废学荒废学业;中止学习。《礼记·学记》:“燕辟,废其学。” 唐 孔颖达 疏:“堕学之徒,好褻慢、笑师之譬喻,是废学之道也。” 汉 刘向 《列女传·母仪传》:“ 孟母 以刀断其织, 孟子 惧而问其故。 孟母 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 宋 苏洵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昌言 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可矜(1).值得矜夸。 晋 陆机 《<豪士赋>序》:“知曩勋之可矜,暗成败之有会。” 唐 韩愈 《杂说》之二:“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 (2).可怜。 明 刘基 《陈侯使袁侨如会陈人围顿陈侯逃归》:“则 陈 之不能自拔为可矜,而不能拔 陈 於 楚 则亦伯者之罪也。”《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 李吉平 人屈死,情实可矜。”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