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巴童更倡和,岂复歌阳春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王汝玉的《送太守之官》

全文:
瓦缶获登荐,洗罍宁见珍。
巴童更倡和,岂复歌阳春
吁嗟去古远,大雅将谁陈。
圣朝复敦朴,清风荡嚣尘。
多君秉高志,卓荦思超伦。
晚生际今世,尚友怀古人。
亨衢纵逸辔,天池跃脩鳞。
分符守名郡,治本归清真。
香凝燕寝昼,吏散公庭春。
乃知汲长孺,卧理淮南民。
孰云世日降,此道非殊伦。
劝君终努力,垂辉映无垠。

参考注释

巴童

巴 渝 之童,善歌舞。《文选·鲍照<舞鹤赋>》:“ 燕 姬色沮, 巴 童心耻。” 刘良 注:“ 巴 童、 燕 姬,并善歌者。” 唐 岑参 《赴犍为经龙阁道》诗:“屡闻 羌 儿笛,厌听 巴 童歌。” 清 陈维崧 《夜合花·廿二夜原白堂中观剧即事》词:“僛 越 覡,舞 巴 童,颭灵旗,不满微风。”

倡和

(1).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应答。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礼记·乐记》:“倡和清浊。” 孔颖达 疏:“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

(2).指以诗词相酬答。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五:“﹝ 陈后主 ﹞与倖臣各製歌词,极於轻荡,男女倡和,其音甚哀。”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全凭着花月为媒,共佳人倡和传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赵 以寒士,而留余仍住 王公 旧屋,供饔飱,彼此倡和。”

(3).一人提出主张,他人附和,以相呼应。《左传·昭公十二年》:“外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者弗当。” 杜预 注:“不相违也。”《新唐书·宦者传下·田令孜》:“宰相 卢携 素事 令孜 ,每建白,必阿邑倡和。”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中》:“其后上无明君,朝无是非,诸名士乃争相倡和,树朋党,然上下知畏清议, 汉 之赖以维持者数十年。”

(4).犹倡随。特指夫唱妇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河 北人事,多由内政……倡和之礼,或‘尔’‘汝’之。”

阳春

温暖的春天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