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陈镒的《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其六·游东岩》 全文: 高岩暑雨霁,晨光眩初阳。 客子适登览,扪萝陟层冈。 绝壁倚孤峭,老树郁青苍。 巍然顶僧庐,金像明满堂。 鲜飙度危阁,宝幢动鸣珰。 仰视天宇宽,胜境何清凉。 傍有梁氏祠,其人久已亡。 曾经禦强寇,率兵此潜藏。 事往名则留,兴怀多慨慷。 至今人避乱,固守全一方。 我家岩之陬,依栖幸安康。 约子当再游,飞佩高颉颃。
参考注释兴怀引起感触。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言念於此,慨然兴怀。” 刘师培 《文说·宗骚》:“推之感物兴怀,援情记兴,嫋嫋女萝,寄离忧于公子,森森桂树,望归来于王孙。” 慨慷亦作“ 慨忼 ”。1.感慨。 晋 左思 《杂诗》:“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宋 陆游 《初夏休日园中闲赋》诗:“良时动人怀,东望一慨慷。” 清 姚鼐 《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人事兴衰变倏忽,古蹟销磨多慨慷。” (2).情绪激昂。 晋 成公绥 《啸赋》:“时幽散而将絶,中矫厉而慨慷。” 宋 文天祥 《白沟河》诗:“思公有奇节,一死何慨慷!” 清 顾炎武 《哭杨主事廷枢》诗:“竟入南冠囚,一死神慨忼。” 清 周永铨 《义卒行》:“翻然出门去,意气何慨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