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明晓受俘午门御,披衾又复愿宜阳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夜雨(四月廿七日)》 全文: 参考注释明晓(1).明达;精通。《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 穆 明晓占候,乃豫告令百姓徙居高地,故 弘农 人独得免害。”《南史·孔琳之传》:“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后汉 安帝 永初 五年,举列将子孙明晓战阵、任将帅者。” (2).明白;清楚。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记事珠》:“ 开元 中, 张説 为宰相,有人惠 説 一珠,紺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闕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韦津误书死》:“至《段达传》之作 津 没於阵,当亦是言陷没。惟阵字不如《北史》密字之明晓。 温公 遂作为存没之没解,误谓 津 亡於阵,竟书 津 死。” (3).指使明白、知道。 宋 苏辙 《进论·书论》:“及至 汤 武 征伐之际,周旋反覆,自述其用兵之意,以明晓天下。” 受俘封建社会的一种礼仪。旧时封建统治者战争胜利后,先行献俘礼,把所获俘虏献于宗庙社稷,再行受俘礼,由皇帝接受战俘。也叫“受俘馘”。《旧唐书·刘闢传》:“ 闢 入京城,上御 兴安楼 受俘馘。”《清史稿·礼志九》:“翼日,帝御 午门楼 受俘。” 午门宫城的正门 午门会审 又复又,再 又复沿河施放双响。——《广东军务记》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