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皎然的《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鶺鴒峰兰若见怀》 全文: 鶺鴒中峰近,高奇古人遗。 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 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 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 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 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 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参考注释跻险登上高险处。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躋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 唐  杜甫 《赤谷西崦人家》诗:“躋险不自安,出郊已清目。” 宋  无名氏 《鬼董》:“﹝ 韦自东 ﹞遂仗剑从道士而去,躋险躡峻,当 太白 之高峰将半,有一石洞。” 自怡自乐;自娱。 唐  张九龄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诗:“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明  邓雅 《偶题》诗:“阿女顾予哂,予心还自怡。”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藏书》者何?言此书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书》也。” 清  戴震 《沉处士戴笠图题咏》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为适然,独孜孜不怠,以学自怡,竟老而不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