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汲惠泉烹竹垆歌四叠旧作韵》 全文:屡叠旧韵众所闻,可因难易作辍分。
 即今竹垆凡五咏,然何曾契诗之群。
 黄墩远望境如画,梁溪溯泛川绝尘。
 精蓝虽演梵其梵,惠山实具文而文。
 禅枝护径益古貌,慧草绕砌饶净芬。
 炽然人固有来在,泊如佛岂论新陈。
 西厢听松庵夙悉,默无语乃情如敦。
 竹垆不任受烈火,乾枝细擘为精薪。
 陆羽秘诀纵未学,要当以静不以纷。
 惠泉咫尺可用汲,驰符调水讵足云。
 漪澜堂近聚星远,歌体却效聚星权。
 抚笺得句便言返,胜处讵宜恋意存。
 溪路烟堤俱识旧,老瞻幼仰如怀新。
 人情为田吾所笃,林林者固怀中珍。
 林林者固怀中珍,呵避慢亟缇骑人。
 
 参考注释所闻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难易(1).艰难与容易。《礼记·学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中:“立意之初,必有难易二涂,学者不能强所劣,往往舍难而趋易。” 清  彭端淑 《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但议论的要点,和去年已不同:去年还是连环图画是否可算美术的问题,现在却已经到了看懂这些图画的难易了。” (2).偏指艰难。《左传·昭公五年》:“敝邑虽羸,若早修完,其可以息师。难易有备,可谓吉矣。”《韩诗外传》卷二:“夫士欲立身行道,无顾难易,然后能行之。” (3).偏指容易。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除此小寇,难易可知, 泰山 压卵,未足为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