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羊士谔的《乾元初,严黄门自京兆少尹贬牧巴郡…十四韵刻于石壁》 全文:石座双峰古,云泉九曲深。
 寂寥疏凿意,芜没岁时侵。
 绕席流还壅,浮杯咽复沉。
 追怀王谢侣,更似会稽岑。
 谁谓天池翼,相期宅畔吟。
 光辉轻尺璧,然诺重黄金。
 几醉东山妓,长悬北阙心。
 蕙兰留杂佩,桃李想华簪。
 闭阁余何事,鸣驺亦屡寻。
 轩裳遵往辙,风景憩中林。
 横吹多凄调,安歌送好音。
 初筵方侧弁,故老忽沾襟。
 盛世当弘济,平生谅所钦。
 无能愧陈力,惆怅拂瑶琴。
 
 参考注释何事(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鸣驺古代随从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有时借指显贵。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及其鸣騶入谷,鹤书起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 唐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歌謡随举扇,旌旆逐鸣騶。” 清  曹寅 《雨中和渔村韵》:“不扫春厅雪,鸣騶罢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