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怜他桑梓敦任恤,议叙应加部例谙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降旨加赈去岁安徽省被灾州县诗以志事》 全文: 参考注释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任恤见“ 任恤 ”。 亦作“ 任卹 ”。谓诚信并给人以帮助同情。语出《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郑玄 注:“任,信於友道。恤,振忧贫者。”又《闾胥》:“书其敬敏任恤者。” 清 曾国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铭》:“自余远游以来,每归故里,气象一变,田宅易主,生计各蹙,任恤之风日薄。” 章炳麟 《印度中兴之望》:“予虽非神明如蓍蔡,固知精勤任卹者必兴,而惰废凉薄者必败。” 议叙(1). 清 制对考绩优异的官员,交部核议,奏请给予加级、记录等奖励,谓之“议敍”。 清 朱珪 《吏部稽勋司郎中张君墓志铭》:“ 乾隆 庚子科举人,议敍八品京官。” 清 谭嗣同 《先仲兄行述》:“以国子监生充实録馆誊録,议敍通判。” (2).指掌议叙之官。《清史稿·选举志七》:“惟四库馆誊録、议敍等职,多靳不令纳捐。” 部例清 代中央各部据以办事的常例成规。 清 王韬 《尚简》:“故吾尝曰:吏胥所据之部例,士子所习之时文,皆可尽付之 祝融 虐燄中而后大快也。”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