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题黄楼三叠苏轼韵》 全文: 叠险宁非滕口说,每遇苏诗兴轩发。 黄楼三登可默去,却虑格卑缘手滑。 遐想当年事脩筑,岂有閒情办布袜。 隔时水退遇重阳,把盏对花恣豪呷。 忆我丁丑始莅此,急葺石堤举笼锸。 是时灾馀百室空,鹄面鸠形可怜杀。 壬午重来则改观,云龙酬惠起神刹。 田有农夫荷锄耕,屋有织妇鸣机轧。 即兹元气实大复,仓庾陈陈相因压。 为民愁亦为民庆,城楼埤堄俯齾齾。 绨几清閒命墨娥,锦屏馥郁喷金鸭。 旋教清跸转行宫,老幼欢随走靸霅。
参考注释黄楼楼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据 宋 苏辙 《黄楼赋》载: 熙宁 十年秋七月乙丑, 黄河 决口,水及 彭城 下。 苏轼 适为 彭城 守。水未至, 苏轼 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 苏 又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至而民不溃。水退又请增筑 徐 城,故水既去,而民益亲,于是在城的东门筑大楼,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 徐 人相劝成之。后 苏辙 、 秦观 等都曾登 黄楼 ,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作 黄楼 之赋。后以“黄楼”为登览山水,赋诗作文,以颂功德的典实。 宋 晁冲之 《再至徐州示诸弟》诗:“南寻 白门 傍山麓,西望 黄楼 行水滨。还家作诗示羣从,早晚一游携二 陈 。” 明 李东阳 《长至祀陵纪行》诗:“ 黄楼 作赋思携客, 紫塞 论兵念守夷。” 清 钱谦益 《徐州杂题》诗之一:“何復诗成无一事,羽衣吹笛坐 黄楼 。” 三登(1).谓连续二十七年皆五谷丰收。亦借指天下太平。《汉书·食货志上》:“三考黜陟,餘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餘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 南朝 梁 沉约 《劝农访民所疾苦诏》:“三登之美未臻,万斯之基尚远。” (2).谓五穀一年三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耒水》:“﹝ 便县 ﹞县界有温泉,在 郴县 之西北,左右有田数十顷……温水所溉,年可三登。” 金 蔡珪 《雪拟坡公韵》:“丰年待作三登兆,暮景重开六出花。” 手滑 指放手任意行事 兹事不宜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