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梦登河汉》 全文: 夜梦上河汉,星辰布其傍。 位次稍能辩,罗列争光芒。 自箕历牛女,与斗直相当。 既悟到上天,百事应可详。 其中有神官,张目如电光。 玄衣乘苍虬,身佩水玉璫。 丘蛇与穹鳖,盘结为纪纲。 我心恐且怪,再拜忽祸殃。 臣实居下土,不意涉此方。 既得接威灵,敢问固不量。 有牛岂不力,何惮使服箱。 有女岂不工,何惮缝衣裳。 有斗岂不柄,何惮挹酒浆。 卷舌不得言,安用施穹苍。 何彼东方箕,有恶务簸扬。 唯识此五者,愿言无我忘。 神官呼我前,告我无不臧。 上天非汝知,何苦诘其常。 岂惜尽告汝,於汝恐不庠。 至如人间疑,汝敢问於王。 扣头谢神官,臣言大为狂。 骇汗忽尔觉,残灯荧空堂。
名句书法欣赏 卷舌不得言,安用施穹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卷舌卷起舌头。形容不敢直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公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於僕也。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 晋 郭颁 《古墓斑狐记》:“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参见“ 卷舌 ”。 (1).不开口;闭口不言。《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 李善 注:“言不敢奇异也。故欲谈者卷舌而不言,待彼发而同其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 瞿蜕园 注:“卷舌:不开口,无计可施。” 唐 李白 《感遇》诗之四:“举国莫能和, 巴 人皆卷舌。” 明 刘基 《述志赋》:“众畏谗而卷舌兮,孰能白予之忠诚。” (2).星名。《汉书·天文志》:“﹝ 元帝 ﹞二年五月,客星见 昴 分,居卷舌东可五尺,青白色,炎长三寸。占曰:‘天下有妄言者。’”《隋书·天文志上》:“卷舌六星在﹝昴﹞北,主口语,以知佞谗也。” (3).喻邪佞之人。 清 钱谦益 《贺文司理诗册序》:“自今以往,固将黜卷舌於天街,投谗人於有北。” (4).把舌头卷起来。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穹苍 地球上空巨大的圆拱或穹窿;天空,苍穹 舒愤诉穹苍 杀气凌穹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