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 | 天地境界古,恨无槁梧据 |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董嗣杲的《舟中对月》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天地(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境界(1) 边界,疆界 (2)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 思想境界高 (3) 处境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槁梧(1).《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据琴而睡也。” 成玄英 疏:“夹膝几也。”后人诗文中或以指几,或以指琴。 宋 王安石 《示公佐》诗:“各据槁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望虽小陋,顾亦留独弦於槁梧,仰孤星於秋昊也。” (2).引申指知音。 陈三立 《园夜和答姚叔节陶宾南》:“噤吟已了 秦 庭客,《橘颂》终伤 楚 些魂,莫面云山篤行李,鸿濛原有槁梧存。” (3).枯老的梧桐树。 宋 叶适 《祭中洲处士李公文》:“ 蘄春 山城, 中洲 水宅,槁梧其阴,钓石不泐。”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