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著的《代赵信甫千人助冬衣》 全文:忆昔浑家衣天香,翩翩风流公子裳。
 蟾宫步武云送上,雁塔姓名星摇芒。
 绿袍照眼初意锐,青毡入手前路长。
 谁知蕉鹿成夜梦,日与蓬鷃争时光。
 累累鹄形走山谷,战战茧足履冰霜。
 貂裘已弊有嫂轻季子,牛衣虽泣无妻问王章。
 悬鹑襹褷不投俗,扪虱勃窣徒谈王。
 岂不欲羡补衮居峻地,岂不欲著锦绣归故乡。
 顾瞻外饰至此面自赪摸索中襟凄其汗如滂。
 况今玄冥令凛冽,难把赤立身支当。
 彼狨鞍宝马重狐貉,彼毳茵绣帐双鸳鸯。
 或锦步障五十里,或金缕衣十二行。
 与富贵家自择伴,如衰飒辈难登堂。
 老者衣帛盍早计,大寒索裘真痴忙。
 缙绅遗绪惨莫继,章缝本色终难忘。
 从来固多急义谱,今亦何敢浅识量。
 君不见履常长贫冻至死,絮袄不具有识空悲伤。
 又不见范叔一寒如此极,绨袍之恋千载犹芬芳。
 
 名句书法欣赏 岂不欲羡补衮居峻地,岂不欲著锦绣归故乡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补衮(1).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语本《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闕,维 仲山甫 补之。”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衮之叹,而慎《周易》牵復之义。” 宋  司马光 《谢门下侍郎表》:“逮事 仁皇 ,备员諫省,容逆鳞之愚直,无补衮之嘉谋。”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义功》:“一点丹衷期补衮,半生孝道成虚局。” (2). 唐 代对补阙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尽知者。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司空为空土……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 锦绣 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比喻事物的美好 锦绣山河 故乡 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