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端之的《雨花台》 全文:六朝宫苑帝王州,何事兴衰若置邮。
 可是战争收拾后,却将歌舞破除休。
 千门尽锁梧桐雨,万堞深笼薜荔秋。
 试陟雨花台上望,夕阳烟水替人愁。
 
 参考注释雨花台江苏 名胜,在 南京市  中华门 外。平顶低丘,原称 聚宝山 。多石英质卵石,晶莹圆润,并有 雨花泉 等。相传 梁武帝 时 云光法师 在此讲经,感动诸天雨花,花坠为石,故称。解放前,国*民*党反动集团在此屠*杀革命志士。解放后,辟为烈土陵园,建有烈土纪念碑与陈列馆。 宋  周应合 《建康志·台观》:“ 雨花臺 在城南三里,据冈阜最高处,俯瞰城闉。考证旧传 梁武帝 时有 云光法师 讲经於此,感天雨花,故赐名。” 元  赵孟頫 《金陵雨花台遂至故人刘叔亮墓》诗:“ 雨花臺 上看晴空,万里风烟入望中。”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 雨花臺 边埋断戟, 莫愁湖 里餘微波。”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烟水亦作“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替人接替的人。 唐  王梵志 《用钱索新妇》诗:“替人既到来,条録相分付。”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推让》:“準例,替人五月五日以前到者得职田。” 清  黄景仁 《乌江吊项羽》诗:“好寻鬼母挥餘泪,自有 狮儿 作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