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江源的《临高台》 全文:临高台,山河逶迤何壮哉。
 下窥海子万倾之洋溢,上耸楼观千尺之崔嵬。
 笙歌杂沓,鱼鸟徘徊。
 四时风雨调,万国梯航来。
 冶游富登览,轮蹄起尘埃。
 天子金台曾再筑,相公东阁又重开。
 愿我主寿千万年,乐哉长与吾民偕。
 
 参考注释高台(1).高建楼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广池,湛乐饮酒。”《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2).高的楼台。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黄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3).比喻京师。《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 (4).头之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原注:“头为高臺。” 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逶迤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文选·刘峻·广绝交论》 逶迤退食。——《后汉书·杨秉传》 五岭逶迤腾细浪。——毛泽*东《长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