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张九龄的《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 全文: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
 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
 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
 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
 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
 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
 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
 亚司河海秩,转牧江湖澨。
 勿谓符竹轻,但觉涓尘细。
 一麾尚云忝,十驾宜求税。
 心息已如灰,迹牵且为赘。
 忽捧天书委,将革海隅弊。
 朝闻循诚节,夕饮蒙瘴疠。
 义疾耻无勇,盗憎攻亦锐。
 葵藿是倾心,豺狼何反噬。
 履险甘所受,劳贤恧相曳。
 揽辔但荒服,循陔便私第。
 嘉庆始获申,恩华复相继。
 无庸我先举,同事君犹滞。
 当推奉使绩,且结拜亲契。
 更延怀安旨,曾是虑危际。
 善谋虽若兹,至理焉可替。
 所仗有神道,况承明主惠。
 
 名句书法欣赏 勿谓符竹轻,但觉涓尘细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符竹《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后因以“符竹”指郡守职权。 唐  刘禹锡 《苏州谢上表》:“优詔忽临,又委之符竹。” 宋  王禹偁 《谢除翰林学士启》:“止期卜兆於松楸,再请効官於符竹,岂意未谐私愿,俄辱殊恩,翻令朽退之身,亦预深严之地。” 明  张居正 《工科左给事中邱岳并妻敕命一道》:“夫古人不慕专城之柄,符竹之荣,而愿出入禁闥者,为其身依清近,而雅言易闻也。” 涓尘细水与微尘。喻微小的事物。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施隆贷而有渥,报涓尘而无期。” 唐  鲍溶 《留辞杜员外式方》诗:“海岳泛念深,涓尘復何须。” 明  方孝孺 《代董学士表》:“切睹圣道之渊懿,皆由睿性之高明,岂有涓尘可裨海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