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夜雨(七月初五日)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夜雨(七月初五日)原文立秋不雨惧为霖,霪澍连宵果见今。 已虑低田涝晚稼,兼怜行旅湿衣襟。 近山雷磤谁能寐,涨峡溪洪或致侵。 亟望明朝放晴好,风吹西北散层阴。 诗词问答问:夜雨(七月初五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八 2. 七月初五日 参考注释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在8月7、8或9日。中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 连宵〈方〉∶连夜 家家户户连宵打场 见今现今。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东周列国志》第八二回:“ 越 兵入 吴 ,杀太子,焚 姑苏臺 ,见今围城,势甚危急。” 陈垣 《史讳举例》:“见今士庶,多以此为名字,甚为凟侮,自今并为禁止。” 晚稼晚秋作物。 元 张翥 《喜雨·久旱苦蝗》诗:“快看一洗秋蝗尽,犹及秋田晚稼青。” 行旅远行的人;往来的旅客 远近开通行旅,士农工商照旧生业。——《石点头》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孟子·梁惠王上》 衣襟衣服当胸前的部分 明朝〈方〉∶明天 放晴阴雨后天气转晴 雨后,天很快就放晴了 西北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层阴(1).指密布的浓云。 唐 李商隐 《写意》诗:“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宋 文同 《欲雪》诗:“山城蔽层阴,晚照空外灭。” (2).喻幽深。 元 袁桷 《城南亭》诗:“似闻城南亭,层阴絶尘闤。”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