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令的《采选示王圣美葛子明》 全文: 酒盏厌连行,众客喧已醉。 忽得簿上籍,共出名外仕。 孤昂忽雄轩,泯默亦驯致。 追争相后先,得失自愚智。 随时有能称,逐衅得呵訾。 有非人力为,竟亦天幸值。 或果以祸覆,亦有终自遂。 卒无及物效,徒自高人气。 回樽变新局,忽若已异世。 嗟人久已迷,高爵乐自嗜。 谁为衎衎饱,竟是孜孜利。 矜骄决雄奢,摧折叹淹滞。 昏昏忘所大,扰扰争其细。 安知茫昧间,身非天所戏。 是非未暇辨,欢戚先已至。 退之昔裁诗,颇以豪横恃。 暮年志气得,金玉多自*慰。 买居纪堂荣,顾影乐簪佩。 喜将闾巷好,持与妻子议。 彼哉何足道,进退於焉系。 安知九列荣,顾是德所累。 宁论圣人为,适莫固以义。 有时曲肱乐,不以易富贵。 吾曹颇勉修,兹道久自诣。 何必问浮云,斯理固可视。
名句书法欣赏 是非未暇辨,欢戚先已至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是非(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 汉 张衡 《东京赋》:“因 秦 宫室,据其府库,作 洛 之制,我则未暇。” 汉 刘桢 《杂诗》:“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镜机子 曰:﹞‘此肴饌之妙也,子能从我而食之乎?’ 玄微子 曰:‘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闲哉!”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如右所言,大抵关於种类,而於情伪得失,未暇论也。” 欢戚欢乐与忧愁。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请问锦衣绣裳,不陈於暗室,何必顾众,而动以毁誉为欢戚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遣欢戚之邪情,外得失之荣辱。” 宋 苏轼 《散郎亭》诗:“欢戚已随时事去,壁间只有古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