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绮望楼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绮望楼原文傍晚陟西冈,就阴为趁凉。 门阶倚山谷,楼户俯城墙。 碧宇开金颢,黄云报绮望。 祈年今昔揆,即景祝宜旸。 诗词问答问:绮望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六 参考注释傍晚靠近晚上的时候。亦称“黄昏” 趁凉见“ 趁凉 ”。 亦作“ 趁凉 ”。亦作“趂凉”。1.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以求凉意。 唐 白居易 《晚庭逐凉》诗:“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 明 唐寅 《题画》诗之二:“长夏山邨诗兴幽,趂凉多在碧泉头。” (2).趁凉爽之时。 宋 陆游 《秋后一日风雨》诗:“趁凉谋社酒,乘润理园蔬。”《水浒传》第十六回:“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趁凉起身去。” 清 蒲松龄 《农桑经·农经·治茅》:“麦后耕之最妙。是时天热,宜早晚趁凉。” 门阶(1) 外门前的踏步 (2) 用在地方方言中,泛指入口处前相对质朴的建筑物,尤其门前的小门廊或带休息平台的踏步 山谷两山之间狭窄低凹的地方 不论在河滩、平原、丘陵、山谷或高山都能生长。——《杨树》 城墙古代建筑在城市四周作防守用的墙 碧宇(1).青天。 元 陈樵 《夜阑曲》:“碧宇星迴夜漫漫,灵芜烟暖重熏荐。” (2).指华美的建筑物。 元 吴莱 《双林寺观傅大士顶相舍利及耕具故物》诗:“青檮并耸碧宇上,落叶散到人家村。”《歧路灯》第七回:“这一路紺宫碧宇,古柏虬松,亦復不少,煞是好看。” 开金含黄金的金属材料 黄云(1).黄色的云气。(1)天子气。《古微书·洛书纬》:“ 黄帝 起,黄云扶日。”《宋书·符瑞志上》:“ 帝尧 之母曰 庆都 ,生於 斗维 之野,常有黄云覆护其上。”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 尧 之诞生,常有黄云垂覆; 舜 之御宇,常有黄云凝空。”(2)祥瑞之气。《汉书·郊祀志上》:“天子使验问巫得鼎无姦诈,乃以礼祠,迎鼎至 甘泉 ,从上行,荐之。至 中山 ,晏温,有黄云焉。”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一》:“ 沉佺期 《改年观赦》诗:‘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望气经》云:‘黄云四出,主赦。’黄气,黄云也。”(3)雪天之云。下雪天云特黄于常云,故称。 宋 曾巩 《咏雪》:“黄云半夜满千里,大雪平明深一尺。” (2).黄尘;沙尘。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唐 孟郊 《感怀》诗:“登高望寒原,黄云鬱峥嶸。” 明 王世贞 《立春前一日过尹汝渔副使饮》诗:“落日千门飞鴈去,黄云一骑按雕迴。” (3).边塞之云。塞外沙漠地区黄沙飞扬,天空常呈黄色,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一:“山晚黄云合,归时恐路迷。” 仇兆鳌 注:“塞云多黄,故公诗云‘黄云高未动’,又云‘山晚黄云合’。” 明 李梦阳 《石将军战场歌》:“黄云落日古骨白,砂砾惨淡愁行人。” (4).比喻成熟的稻麦。 宋 王安石 《同陈和叔游齐安院》诗:“繅成白雪桑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 明 高启 《看刈禾》诗:“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祈年向神灵祈求丰年 今昔现在和过去 不知今昔是何年 今昔对比 即景(1) 就眼前的景物 即景生情 (2) 就眼前的景物即兴创作的作品 即景诗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