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麦禾与桑麻,耕锄到墝埆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九渊的《送勾熙载赴浙西盐》 全文: 参考注释桑麻(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耕锄(1).耕田除草。亦泛指农作。 唐 储光羲 《田家杂兴》诗:“日旰懒耕锄,登高望川陆。”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四》:“﹝ 黄帝 ﹞因民之欲便于耕锄饁饟守望,而以庐井合之。” (2).犹铲除。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其数 京 之罪曰:‘列圣詒谋之宪度,扫荡无餘;一时异议之忠贤,耕锄略尽。’” 墝埆1.(土地)瘠薄。《墨子·亲士》:“墝埆者其地不育。” 汉 王充 《论衡·率性》:“夫肥沃墝埆,土地之本性也。” 宋 沉辽 《代人上太守书》:“墝埆之田,不足以耕污潢之池。”《清史稿·食货志一》:“ 高 、 亷 、 雷 属山荒墝埆,皆给资招垦,并免升科。” 2.地形险要处。《后汉书·南匈奴传》:“墝埆之人,屡婴涂炭,父战於前,子死於后。” 李贤 注:“墝埆谓险要之地。” 五代 宋齐丘 《陪游凤皇台献诗》:“画栋泥金碧,石路盘墝埆。”《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地有要害,今北边既失 古北 之险,然自 威虏城 东距海三百里,其地沮泽墝埆,所谓天隙天陷,非敌所能轻入。”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