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不通姓字殷懃甚,忽到新林野店边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早炊新林望见锺山》 全文: 参考注释不通(1).阻塞;不通达。《左传·成公十三年》:“东道之不通,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辞·九辩》:“閔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说着,他动了真气,象不屑于和这个不通情理的人说话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谓学识浅陋。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俱以七尺为形,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 (6).谓文理悖谬不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邑宰见其文,以为不通,贴文於照墙,不取。” 姓字姓氏和名字,犹姓名。《墨子·经说上》:“声出口,俱有名,若姓字。”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铭誌教, 杨志 在万马丛中闻姓字,千军队里夺头功。”《水浒传》第六回:“不因这番比试,有分教, 杨志 在万马丛中闻姓字,千军队里夺头功。” 殷懃(1).勤奋。《梁书·武帝纪中》:“故陈肺石於都街,增官司於詔狱,殷懃亲览,小大以情。” (2).恳切。《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自己正在忧患场中,有这等个向热的人殷懃相劝,也自难得。” 林野(1).树木丛生的山野。 晋 张华 《鹪鹩赋》:“恋 钟 岱 之林野,慕 陇 坻 之高松。”《百喻经·子死欲停置家中喻》:“於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金 赵秉文 《烟际钟》诗:“声从烟际起,復向烟中微;随风散林野,渡头人未归。” (2).指隐居之地。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一:“自然 乐毅 徒,趋风走天下。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明史·顾宪成传》:“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