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送愚山游嵩山》 全文: 夙昔山水怀,梦想嵩阳寺。 先生江海人,萧条自孤寄。 寒潭渐收潦,华林起凉吹。 落日下轘辕,青山带行骑。 褰衣涉清颍,群峰乱苍翠。 二室秋峥嵘,三花未憔悴。 却寻卢鸿宅,岩扉饶古意。 窈窕玉女窗,投壶或一至。 烟中眺龙门,伊洛宛相次。 古人去已远,山川见标致。 安得方外游,从君共题字。
参考注释龙门 楚国都城郢城(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东门 伊洛(1).亦作“ 伊雒 ”。 伊水 与 洛水 。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 伊 洛 流域。《国语·周语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 韦昭 注:“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岭 。 禹 都 阳城 , 伊 洛 所近。”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 伊 洛 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唐 杜甫 《北征》诗:“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我昔初官便 伊 洛 ,当时意气尤骄矜。” 清 叶襄 《禹陵》诗:“泉源留俭德, 伊 洛 想神功。” (2).指二 程 理学。参见“ 伊洛之学 ”。 相次(1).亦作“ 相佽 ”。依为次第;相继。《周礼·考工记·画繢》:“画繢之事,杂五色,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 郑玄 注:“此言画繢六色所象,及布采之第次。” 唐 刘言史 《北原情》诗之二:“城中人不絶,哀挽相次行。” 宋 真德秀 《跋石鼓挽章祭文后》:“间相与道初元时事,往往语未终,輒相佽悽然,泣数行下。”《明史·方国珍传》:“ 国珍 率所部遁入海,追败之 盘屿 ,其部将相次降。” (2).将近。《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相次二更,见一轮明月,正照着当空。”《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陶铁僧 拽开脚出门去,相次到 五里头 ,独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