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惜日》 全文: 白日照四方,当在中天留。 春风地上行,当与时周游。 和气所披拂,槁乾却湿柔。 爱*欲传万物,势难停一州。 栖栖孔子者,惜日此之由。 不能使此邦,利泽施诸侯。 岂若驾以行,使我遇者稠。 当时三千人,齐宋楚陈周。 小者传吾粗,大能传奥幽。 道散学以圣,众源乃常流。 吾初如匏瓜,彼亦孰知丘。 唯士欲自达,穷通非外求。 岂必相天子,乃能经九畴。 行虽耻强勉,闭户非良谋。
名句书法欣赏 岂必相天子,乃能经九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岂必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九畴(1).畴,类。指传说中天帝赐给 禹 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彝伦攸敍。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极。” 孔 传:“天与 禹 ,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于九。 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马融 注:“从‘五行’已下至‘六极’,《洛书》文也。” 唐 张说之 《开元正历颂》:“龟易八封,龙书九畴。” 唐 张钦敬 《洛出书》诗:“奇象八卦分,图书九畴出。” (2).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魏书·高闾传》:“帝道昌则九畴敍,君德衰而彝伦斁。” 隋 王通 《中说·周公》:“安得皇极之主,与之共敍九畴哉。” 唐 王昌龄 《箜篌引》:“僕本 东山 为国忧, 明光殿 前论九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