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安西美少年,脱剑卸弓弦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岑参的《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郭子是赵节度同好)》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少年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脱剑(1).解下佩剑。比喻弃武修文。语出《礼记·乐记》:“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説剑也。”説,通“ 脱 ”。《孔子家语·辩乐》作“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脱剑”。 唐 贾至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忆昔皇运初,众宾俱龙驤;解巾佐幕府,脱剑升明堂。” (2). 汉 刘向 《新序·节士》:“ 延陵季子 将西聘 晋 ,带寳剑以过 徐君 。 徐君 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 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 晋 ,故反,则 徐君 死于 楚 ……于是 季子 以剑带 徐君 墓树而去。 徐 人嘉而歌之曰:‘ 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后以“脱剑”用为悼念亡友之典。 唐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诗之二:“悲来欲脱剑,掛向何枝好?” 弓弦(1) 弓上的弦 (2) 比喻比弯道短而直的路线 顺着小路走,净走弓弦,近便多了 射者,弓弦发矢也。——《管子·形势》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