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李昱的《答自便叟薄酒萹效东坡体》 全文: 薄薄酒,味可求,丑丑妇,愿可酬。 薄酒有妙理,丑妇无娇羞。 酒薄亦足浇我愁,丑妇可以与之俱白头。 平原督邮胜青州,黑昆崙曾配冕旒。 尝言旨酒亡国哲妇倾城,二者岂足为身谋。 醴酒如渑糟作丘,银罂翠杓黄金舟。 婪酣大肚饮一石,不能为君销国忧。 何如田父共泥饮,醉后倒骑原上牛。 春山作曲眉,秋水为明眸。 朝为行云莫为雨,一身主家十二楼。 是为丧身之膏盲,伐性之仇雠。 何如荆钗布裙操杵臼,深能方舟浅泳游。 笑彼纷纷冠沭猴,眼前富贵何异水上之浮沤。 小年难语大年,蟪蛄不知春秋。 吾侪薄酒任薄醉即休,丑妇任丑顺即休。
参考注释醴酒甜酒。《礼记·丧大记》:“始食肉者,先食乾肉;始饮酒者,先饮醴酒。”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二:“醴,甜美也,言其水甘如醴酒。” 唐 元稹 《祭淮渎文》:“维 元和 九年岁次甲午十二月朔甲辰某日辰,使谨遣某,用少牢醴酒之奠,昭祷于 淮瀆 长源公 之灵。”《东周列国志》第三八回:“ 晋文公 闻 太叔 和 隗氏 俱已伏诛,乃命驾亲至 王城 ,朝见 襄王 奏捷。 襄王 设醴酒以饗之。” 银罂亦作“ 银甖 ”。银质或银饰的贮器。用以盛流质。 唐 杨巨源 《石水词》之一:“银罌深锁贮清光,无限来人不得尝。” 唐 李贺 《公莫舞歌》:“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甖。” 清 陈维崧 《曲游春·花朝》词:“回首夭桃露井,忆檀板银罌,那时偎并。” 翠杓嵌翡翠的酒器。 唐 夷陵女郎 《空馆夜歌》:“緑樽翠杓,为君斟酌。” 宋 陆游 《湖村月夕》诗之一:“金樽翠杓犹能醉,狐帽貂裘不怕寒。” 元 廼贤 《送刘将军姑苏之官》诗:“当筵翠杓春醅蚁,列饌银盘晓膾鱸。” 黄金(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