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秋麦伏气固,十分信不虚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直》 全文: 参考注释秋麦(1).成熟的禾稼。《穆天子传》卷四:“献马三百,牛羊五千,秋麦千车,膜稷三十车。” 郭璞 注:“秋麦,禾也。”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2).犹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 孙犁 《白洋淀纪事·光荣》:“可是 原生 那个媳妇渐渐不安静起来。先是常常和婆婆吵架,后来就是长期住娘家,后来竟是秋麦也不来。” 伏气(1).屏气,抑止呼吸。形容惶恐的样子。 唐 韩愈 《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从史羞,面颈发赤,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语以对。” (2).指道家的吐纳修炼法。《敦煌曲子词·谒金门》:“长伏气,住在 蓬莱 山里。”《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则他这睡也是仙家伏气之法,非他人所能学也。”原注:“‘伏气’,道家的一种修养法,也叫‘吐纳’。” (3).服气;认输。《西游记》第五七回:“欲待要奔龙宫,又不伏气求告龙王。” 明 高明 《琵琶记·蔡母嗟儿》:“婆婆日夜埋怨着公公,当初不合教孩儿出去。公公又不伏气,只管和婆婆閒争。”《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希贤 平日见父亲所为,心中不伏气,怪的是方士。” 十分(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金*瓶*梅》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