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独孤及的《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 全文: 乡路风雪深,生事忧患迫。 天长波澜广,高举无六翮。 独立寒夜移,幽境思弥积。 霜月照胆净,银河入檐白。 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 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 清机暂无累,献酢更络绎。 慷慨葛天歌,愔愔广陵陌。 既醉万事遗,耳热心亦适。 视身兀如泥,瞪目傲今昔。 故人间城阙,音信两脉脉。 别时前盟在,寸景莫自掷。 心与白日斗,十无一满百。 寓形薪火内,甘作天地客。 与物无亲疏,斗酒胜竹帛。 何必用自苦,将贻古贤责。
参考注释波澜(1) 大*波浪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多用于比喻 文章波澜起伏 高举(1) 高高地拿着扬起 高举大旗前进 (2) 高飞,远去 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楚辞·宋玉·九辩》 (3) 也喻指隐居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晋· 陶渊明《桃花源诗》 六翮(1).谓鸟类双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鸟的两翼。《战国策·楚策四》:“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宋 苏轼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诗:“君犹鸞鹤偶飘堕,六翮如云岂长鎩。” 明 刘基 《戏为雪鸡篇寄詹同文》诗:“雪鹤排云舒六翮,长鸣远逐 浮丘伯 。” (2).指鸟。 唐 高适 《别董大》诗之二:“六翮飘颻私自怜,一离 京洛 十餘年。” 宋 陆游 《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诗:“今年一战馘餘子,风送六翮凌青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六翮飞身,争投栖於树杪;五花画舫,尽返棹於湖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