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栻的《次韵德美碧感旧之什且约胡广仲伯逢季丘来会》 全文:相逢倾盖地,回首叹川上。
 士穷不足怪,但喜气愈王。
 凛然岁寒姿,儒林有龙象。
 栖迟似隐君,矍铄真诗将。
 惟应一弹指,欲了四大藏。
 旧羽想冰消,岂复留余恙。
 新篇更纡余,和气兴醖酿。
 却思东鲁游,几载南阳葬。
 风霜摧宰木,日月随过浪。
 岂期经世心,晚岁成独往。
 萧然屋半欹,使我怀抱怆。
 独有千载传,此事可凭仗。
 细观宇宙间,何得复何丧。
 尚期浮云开,衡岳来见状。
 秋壑采兰荪,霜林收栗橡。
 晓看日浮空,夜赏雪侵帐。
 更怜二三友,前山屹相望。
 文会傥来寻,胜践天所相。
 妙理须细论,长歌却雄放。
 褰裳请勿疑,当仁应不让。
 
 名句书法欣赏 秋壑采兰荪,霜林收栗橡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兰荪(1).即菖蒲。一种香草。《文选·沉约<和谢宣城>》:“昔贤侔时雨,今守馥兰蓀。” 刘良 注:“兰蓀,香草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香草之类,大率多异名,所谓兰蓀,蓀即今菖蒲是也。” (2).指佳子弟。 清  赵翼 《西干故里示侄亮采宝士侄孙公兰等》诗:“是我昔时初奋迹,瓣香能不望兰蓀。”参见“ 芝兰玉树 ”。 霜林带霜或经霜的林木。 唐  李颀 《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籟发清机。”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三折:“我只见霜林颯颯秋天晚,觉一阵冷气侵霄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老舍 《四世同堂》八一:“既使没有炮声,人们也顾不得去看霜林红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