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畏葸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畏首畏尾
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 畏敌如虎
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 畏畏缩缩
胆小的样子。官场现形记第五二回芜湖道问他,为甚么还不动身他畏畏缩缩,要説又不肯説。柔石摧残她畏畏缩缩地跑到事务室的门外,
- 畏罪潜逃
犯罪后害怕定罪而逃走。
- 畏难苟安
害怕困难,苟且偷安。老残游记第八回只此一聲,人人精神震動,不但人行脚下覺得輕了許多,即驢子亦不似從前畏難苟安的行動。清史
- 畏缩逡巡
逡巡想走又不走,犹豫不决的样子。指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前。
- 畏头畏尾
见畏首畏尾。
- 畏天悯人
敬畏天命,悯惜世人的困苦。隋王通中说周公易之憂患,業業焉,孜孜焉,其畏天憫人,思及時而動乎
- 畏缩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畏影恶迹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 畏葸退缩
葸害怕。因为胆怯而后退。
- 畏天爱民
敬畏上天,爱怜下民。宋陆游上殿札子之三祖宗畏天愛民,子孫皆當取法。亦作畏天恤民。宋朱熹辞免进职奏状伏念臣昨以孤愚誤叨臨遣
- 畏之如虎
像怕老虎那样害怕。形容惧怕到极点。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朱氏盛衰有在仕途者,稍拂其意,則以違上命文致其罪,浙人畏之如虎。
- 畏威怀德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 畏强欺弱
害怕强大的,欺负弱小的
- 畏影而走
比喻庸人自扰。亦作畏影恶迹。
- 畏而爱之
畏惧怕。指又怕又爱。
- 畏刀避箭
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養軍千日,用軍一時。空有滿朝文武,那一個與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 畏口慎事
说话谨慎,做事小心。宋苏轼答吴子野书之二近日始畏口慎事,雖已遲,猶勝不悛也。
- 畏强凌弱
畏害怕凌欺侮。形容欺软怕硬。
- 畏死贪生
害怕死亡,贪恋生存。明陆采明珠记吐衷古人然諾處,重丘山,我怎肯畏死貪生不向前!
- 畏影避迹
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
- 畏刀避剑
指贪生怕死。
- 畏天知命
谓知天命,识时务。後汉书冯異传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項伯畔楚而歸漢彼皆畏天知命,覩存亡之符,見廢興之事,故能成功於一時,垂業
- 畏天恤民
见畏天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