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送郑叔熊归闽》 全文: 郑子喜论兵,魁然万人敌。 尝持一尺箠,跨马河南北。 方今边利害,口手能讲画。 疑师谷城翁,方略已自得。 天兵卷甲老,壮士不肉食。 低徊向诗书,文字锐鑴刻。 科名又龃龉,弃置非人力。 黄垄雕罽裘,逆旅同偪仄。 秋风吹残汴,霰雪已惊客。 浩歌随东舟,别我无惨恻。 闽生今好游,往往老妻息。 南陔子所慕,天命岂终塞。
参考注释南陔《诗·小雅》篇名。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南陔》、《白华》、《华黍》为前三篇,是燕飨之乐。《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仪礼·乡饮酒礼》:“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后用为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典实。《文选·束晳<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父母。” 唐 杨炯 《幽兰赋》:“丛兰正滋,美庭幃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空餘南陔意,太息北堂冷。”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忍菴先生》:“今吾儿邀天之幸,得上公车,稍可伸北闕南陔之思矣。” 天命(1) 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们的命运 乐夫天命复奚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虽曰天命。——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2) 自然的规律、法则 (3) 人的自然寿命;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