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肥遁幽栖处,翘思独往才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杪秋游医巫闾山得五言三十韵》 全文: 参考注释肥遁同“ 肥遯 ”。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知足者则能肥遁勿用,頣光山林。”《魏书·逸士传序》:“而肥遁不及,代有人矣。” 唐 牟融 《登环翠楼》诗:“我亦人间肥遁客,也将踪跡寄林丘。”《旧唐书·隐逸传序》:“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具。” 宋 王禹偁 《送晁监丞赴婺州关市之役》诗:“又不见 张生 狂醉恋 扬州 ,冬瓜堰下甘肥遁。” 明 唐顺之 《书<秦风·蒹葭>三章后》:“抑亦以 秦 之不足与而优游肥遁,若后来凿坏羊裘之徒者在当时固已有人歟!” 幽栖(1).幽僻的栖止之处。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羇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絶。” 宋 范仲淹 《与孙元规书》:“肺疾未愈,赖此幽栖,江山照人,本无他望,以此为多。”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上有 梅仙 采药之幽栖,下有 萧云 读书之故基。” (2).隐居。《宋书·隐逸传·宗炳》:“ 南阳 宗炳 、 雁门 周续之 ,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 唐 白居易 《与僧智如夜话》诗:“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这确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栖之所。” 翘思悬想。 出处:《文选·曹植之一》:“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 李善 注:“翘,犹悬也。”独往(1).犹言孤往独来。谓超脱万物,独行己志。 三国 魏 嵇康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之十七:“含道独往,弃智遗身。”《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遣此弱丧情,资神任独往。” 李善 注:“ 淮南王 《庄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天下,细万物,而独往者也。’ 司马彪 曰:‘独往,任自然,不復顾世。’” 唐 杜甫 《雨》诗:“浮俗何万端,幽人有高步。 庞公 竟独往, 尚子 终罕遇。”参见“ 独往独来 ”。 (2).一人前往。《周书·武帝纪下》:“诸将固请还师,帝曰:‘……卿等若疑,朕将独往。’” 宋 苏轼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诗之二:“不是溪山曾独往,何人解作掛猿枝。” 章炳麟 《革命道德论》:“值大事之阽危,则能悍然独往,以为生民请命。”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