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黻的《又寄徐径畈吏部》 全文:愧不柯山与执经。
 曾将尺纸话飘萍。
 六年忆别心如醉,一日相逢眼倍醒。
 结友苦无鸥共志,癖书瘦得鹤同形。
 自怜所性惟方拙,水洁山高即座铭。
 
 参考注释自怜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方拙(1).刚直而不知变通。 唐  孟郊 《灞上轻薄行》:“自嘆方拙身,忽随轻薄伦。”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语忌诫》:“ 仁遇 行伍出身,语多方拙。” (2).指方正朴拙,聪明不外露。 宋  陈傅良 《送德远弟赴省》诗:“方拙有家学,丰腴与众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姚合》:“所谓方拙之奥,至巧存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