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渐逵的《樵山会讲学者四人方西樵邓敬所何古林与予时甘露连降于紫云楼之松者三日方西樵有诗乃续而赓之》 全文: 大渊之岁,厥月惟玄。 泰风肇扬,于昭朗宣。 方叔元老,寔秉斯虔。 感我良朋,翕至后先。 于以共约,于樵之巅。 于以会之,于石之泉。 方叔敬德,冲和有融。 上帝监尔,精明幽通。 不虫不瘁,先兆于松。 甘露溶溶,紫云葱葱。 爰降爰注,于公之宫。 有孚我朋,类银其从。 甘露连连,有盈三日。 既渥既足,维松维乔。 感我良朋,于焉逍遥。 甘露连连,有盈三日。 既渥既同,惟心惟一。 感我良朋,于焉丽泽。 同德之磋,如气之和。 同德之涵,如露之甘。 君子之孚,君子之祉。 何以侑之,德音孔迩。
参考注释良朋好友。《诗·小雅·常棣》:“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一:“ 沉 宋 裁辞矜变律, 王 杨 落笔得良朋。”《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续范亭 《登高望林老叶参谋长不至》诗:“闻道 延安 多集会,良朋不至秋风来。” 于焉从此;于此。 唐 顾况 《塞上曲》:“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于焉偶閒暇,鸣轡忽相聚。” 于是。《诗·小雅·白驹》:“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朱熹 集传:“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遥而不去。” 陈奂 传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摇也。今字作‘逍遥’。”《后汉书·董卓传论》:“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 崑冈 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於焉而极。”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有美一人,於焉旷絶。” 明 刘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轩》诗:“珍重无生侣,於焉托清净。”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