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读汉史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希逢 |
释义 | 和读汉史原文丈夫一死谁能惜,直把微躯脱汉王。不学贪生求富贵,族夷身戮恨尤长。 诗词问答问:和读汉史的作者是谁?答:赵希逢 赵希逢和读汉史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丈夫(1)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韩非子·五蠹》 (2) 男子 生丈夫,…生女子。——《国语·越语》 (3) 成年男子 丈夫气 丈夫亦爱怜。——《战国策·赵策》 微躯微贱的身躯。常用作谦词。 三国 魏 曹植 《叙愁赋》:“委微躯於帝室,充末列於椒房。”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自笑微躯长碌碌,几时来此学无还。” 清 周亮工 《西禅寺留别》诗:“微躯未敢厌烽烟,祖帐羣公尽大贤。”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假使我们能救他们,便牺牲却一己底微躯,也正是人生底无上幸福。” 汉王秦 末 项羽 入 关 后给 刘邦 的封号。《史记·高祖本纪》:“负约,更立 沛公 为 汉王 ,王 巴 、 蜀 、 汉中 ,都 南郑 。” 汉 班彪 《王命论》:“ 汉王 长者,必得天下。” 晋 陆机 《辩亡论上》:“ 汉王 亦凭帝王之号,帅 巴 汉 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 不学(1).不学习;不求学。《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诚知不学之弊,硕儒之贵。”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贼盗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歟?” (2).谓没有学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又以《文选》 李善 注在五臣后,其疏浅不学,几於 王侍书 题阁帖矣!”《老残游记》第三回:“兄弟以不学之资,圣恩叫我做这封疆大吏。” 贪生过分眷恋生命。多含贬义。《韩非子·难言》:“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諛上。” 林纾 《读<北史·恩倖传>》:“甘謟者害明,据乐者讳祸,贪生者忘丑。” 富贵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族夷族灭。《史记·田儋列传》:“ 高皇帝 迺詔卫尉 酈商 曰:‘ 齐王 田横 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 唐 李翱 《准制祭伏波神文》:“ 无极 巧舌, 伍奢 族夷。”《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以 辰州 刺史 裴虔通 , 隋煬帝 故人,特蒙宠任,而身为弑逆,虽时移事变,屡更赦令,幸免族夷,不可犹使牧民,乃下詔除名,流 驩州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