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全文: 昔事庐山远,精舍虎溪东。 朝阳照瀑水,楼阁虹霓中。 骋望羡游云,振衣若秋蓬。 旧房闭松月,远思吟江风。 古寺历头陀,奇峰扳祝融。 南登小桂岭,却望归塞鸿。 衣裓贮文章,自言学雕虫。 抢榆念陵厉,覆篑图穹崇。 远郡多暇日,有诗访禅宫。 石门耸峭绝,竹院含空濛。 幽响滴岩溜,晴芳飘野丛。 海云悬飓母,山果属狙公。 忽忆吴兴郡,白蘋正葱茏。 愿言挹风采,邈若窥华嵩。 桂水夏澜急,火山宵焰红。 三衣濡菌露,一锡飞烟空。 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 古来赏音者,燋爨得孤桐。
名句书法欣赏 南登小桂岭,却望归塞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却望亦作“却望”。回头远看。 唐 杜甫 《暂如临邑率尔成兴》诗:“暂游阻词伯,却望怀 青关 。” 唐 卢纶 《长安春望》诗:“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閒。”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女童队》:“龙楼却望,鼉鼓屡催,再拜天阶,相将好去。” 塞鸿(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唐 白居易 《赠江客》诗:“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宋 苏轼 《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2).相传 汉 苏武 被拘于 匈奴 ,曾借鸿雁传书;后又有 唐 王仙客 苍头 塞鸿 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羞衾凤空展,塞鸿难託,谁问潜宽旧带眼。念人似天远。” 明 张景 《飞丸记·公馆言情》:“他那里迢递登山托採蝱,我这里冷落悲秋盼塞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道士笑曰:‘我世外人,不能为君塞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