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欲建九锡碑,当立十二楼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皮日休的《太湖诗石板(在石公山前)》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九锡(1).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礼遇。《公羊传·庄公元年》“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 汉 何休 注:“礼有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賁,七曰宫矢,八曰鈇鉞,九曰秬鬯。”《汉书·武帝纪》:“ 元朔 元年,冬十一月……有司奏议曰:古者,诸侯贡士,壹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 宋 林逋 《深居杂兴诗》之四:“三千功行无圭角,可望虚皇九锡表。” 明 杨珽 《龙膏记·宠赐》:“羣僚皆拱向,九锡足恩光。” (2). 魏 晋 六朝 掌政大臣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率皆袭 王莽 谋 汉 先邀九锡故事,后以九锡为权臣篡位先声。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三吴 裂婺女,九锡狱孤儿。”《新五代史·孔循传》:“ 太祖 曰:‘我不由九锡作天子可乎?’” 清 赵翼 《五人墓》:“纵撰九锡盗神器,中外臣僚孰枝梧。”诗中“九锡”是指九锡文。 十二楼(1).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史记·封禅书》:“方士有言‘ 黄帝 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於 执期 ,命曰 迎年 ’。上许作之如方,命曰 明年 。”《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昆仑 玄圃 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又见 崑崙山 上一面輒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 唐 李白 《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明 顾咸正 《登华山》诗:“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 (2).泛指高层的楼阁。 唐 王昌龄 《放歌行》:“南渡 洛阳 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明 何景明 《送樊生》诗:“岧岧 南京 十二楼,波浪蹴踏金银闕。” (3).见“ 十二重楼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