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听雪阁五叠旧作韵》 全文: 雪花落自天,安能至涧底。 听雪阁之雪,直透不穷耳。 名雪胜实雪,似较一筹美。 所以世间人,求名无底止。 那顾其实非,徒骛其名喜。 溪阁一静观,格物致知始。 然不出烦言,点笔亦宜已。
参考注释然不见“ 然否 ”。 烦言(1).气愤或不满的话。《韩非子·大体》:“心无结怨,口无烦言。”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臣恐逐者不已,而争者益多,烦言交攻,愈甚於今日矣!”《明史·逯中立传》:“公议壅閼,烦言滋起。” (2).絮烦无用,于事无补的话。《商君书·农战》:“烦言饰辞,而无实用。”《隋书·经籍志一》:“驰骋烦言,以紊彝敍,譊譊成俗,而不知变,此学者之蔽也。”《文献通考·经籍一》:“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蓺。” 点笔犹染翰。 唐 杜甫 《重过何氏》诗之三:“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宋 苏轼 《次前韵送程六表弟》:“忆昔江湖一钓舟,无数云山供点笔。” 清 钮琇 《觚賸·汤素畹》:“画軫文楸,藉以永日,偶尔点笔,輒亦悲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