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正月二日降旨加赈去岁被灾下河州县》 全文:普天乐新岁,数县鸣哀鸿。
 念此嗷嗷民,孰非怀保中。
 乘春宜布泽,况彼四者茕。
 南望沮洳乡,连岁鲜遇丰。
 赈恤虽频施,岂尽苏疲癃。
 一夫不获所,饥溺吾应同。
 面咨授方伯,接赈敕司农。
 迩闻水渐涸,麦种虞全空。
 速给耕及时,或得饥肠充。
 剔鬟乏良方,勤民惟省躬。
 
 参考注释天乐顺适天道之乐。《庄子·天道》:“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成玄英 疏:“俯同尘俗,且适人世之懽;仰合自然,方欣天道之乐也。” (1).犹仙乐。常借指美妙的音乐。 唐  沉佺期 《峡山寺赋》:“仙人共天乐俱行,花雨与香云相逐。” (2).指自然界和谐的音响,天籁。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盪胸海风和露吸,洗心天乐带涛听。” (3).喻宫庭的音乐。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六:“春风开紫殿,天乐下珠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万国衣冠,尽染御炉细缕;六宫笙鼓,俱传天乐新声。” 新岁犹新年。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义》:“郊因于新岁之初。” 前蜀  韦庄 《岁除对王秀才作》诗:“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不觉的残冬将尽,新岁又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为辩解起见,只好说自信未曾偷懒于旧年,所以也无从振作于新岁而已。” 鸣哀发出悲哀的鸣叫声。 宋  范成大 《夜泊湾舟大风雨未至衡州一百二十里》诗:“有顷飘骤过,滩声独鸣哀。” 宋  陆游 《寒夜》诗:“吟苦虫催织,鸣哀雁断行。” 明  冯梦龙 《情史·小青》:“然小六娘竟期相俟,不忧无伴。附呈一絶,亦是鸟死鸣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