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本意攘四部,事逆理则那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频闻》 全文: 参考注释本意(1) 本来的想法或意图 (2) 真实的意图 四部(1). 中国 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如:《四部备要》。详“ 四部书 ”。 (2). 唐 时 骠国 乐工编制,分为四部。《新唐书·南蛮传下·骠》:“凡乐三十,工百九十六人,分四部:一、 龟兹 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军乐部。”见“ 四部众 ”。 (3).见“ 四部众 ”。 逆理违背事理。《汉书·杜周传》:“ 关 东诸侯无强大之国,三垂蛮夷无逆理之节。”《后汉书·朱浮传》:“盖闻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英烈传》第六八回:“因命礼部今后旌表孝行,须合於情理者,不许有逆理乱行。”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