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待月(七月十八日)》 全文: 秋月实可怜,秋月抑堪惜。 过望才三日,清光犹溢魄。 应尚阔于弦,已自缺于璧。 对此不驻景,可更孤今夕。 今夕云净收,碧宇澄浏浏。 船泊近西岸,东望图纵眸。 苍然刚半刻,明放树梢头。 金轮徐吐出,向我冰辉流。 世界一广寒,星斗空罗稠。 月既如人意,人当为月留。 而我戒流连,亟命旋兰舟。
参考注释半刻(1).一刻之半。古代以铜漏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半刻约当今七分十二秒。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历新法表》:“按《后汉·志》,春分日长,秋分日短,差过半刻。” (2).表示短暂的时间。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但连‘还阳半刻’都知道,究竟还不失其‘聪明正直之谓神’。” 王安友 《协作》:“﹝他﹞站了半刻,就转身向庄里走去。” 树梢 树的顶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