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元结的《演兴四首讼木魅》 全文: 登高峰兮俯幽谷,心悴悴兮念群木。 见樗栲兮相阴覆,怜梫榕兮不丰茂;见榛梗之森梢,闵枞橎兮合蠹。 槢桡桡兮未坚,椲桹桹兮可屈。 櫁本本樽兮不香,拔丰茸兮已实。 岂元化之不均兮,非雨露之偏殊。 谅理性之不等于顺时兮,不如瘱吾心以冥想,终念此兮不怡。 儓予莫识天地之意兮,愿截恶木之根,倾枭獍之古巢,取□童以为薪。 割大木使飞焰,徯枯腐之烧焚。 实非吾心之不仁惠也,岂耻夫善恶之相纷。 且欲畚三河之膏壤,裨济水之清涟。 将封灌乎善木,令橚橚以梴梴。 尚畏乎众善之未茂兮,为众恶之所挑凌。 思聚义以为曹,令敷扶以相胜。 取方所以柯如兮,吾将出于南荒。 求寿藤与蟠木,吾将出于东方。 祈有德而来归,辅神柽与坚香。 且忧颙之翩翩,又愁狖之奔驰。 及阴阳兮不和,恶此土之失时。 今神柽兮不茂,使坚香兮不滋。 重嗟惋兮何补,每齐心以精意。 切援祝于神明,冀感通于天地。 犹恐众妖兮木魅,魍魉兮山精,上误惑于灵心,经绐于言兮不听。 敢引佩以指水,誓吾心兮自明。
名句书法欣赏 及阴阳兮不和,恶此土之失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阴阳(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不和(1) 意见分歧 这两人之间从未有任何不和 (2) (3) 不一致、不团结,缺乏和谐和一致的意见 制造不和 (4) 以争吵,摩擦和对立为特色的持久的不一致 由这种局势而引起的争论是激烈的,不和看来要表面化 失时(1) 错过时机 收割失时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没有定时 哀乐失时,殃咎必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