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雉雊山鸡鸣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魏晋曹丕的《十五》 全文: 参考注释雉雊(1).雉鸣叫。《礼记·月令》:“﹝季冬之月﹞鴈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 郑玄 注:“雊,雉鸣也。” 唐 王维 《渭川田家》诗:“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唐 朱庆馀 《送元处士游天台》诗:“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 (2).语本《书·高宗肜日序》:“ 高宗 祭 成汤 ,有飞雉升鼎耳而雊。” 孔 传:“耳不聪之异。” 孔颖达 疏:“雉乃野鸟,不应入室,今乃入宗庙之内,升鼎耳而鸣。 孔 以雉鸣在鼎耳,故以为耳不聪之异也……《汉书·五行志》 刘歆 以为鼎三足,三公象也,而以耳行,野鸟居鼎耳,是小人将居公位,败宗庙之祀也。”后因以“雉雊”为变异之兆。《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高宗 、 成王 有雉雊、迅风之变。” 清 魏源 《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黄鐘九渊,雉雊勾萌,敛兹噩阳,奋为由庚。”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之一:“九鼎齐鸣惊雉雊,千金悬格购龙医。” 山鸡(1).鸟名。形似雉。雄者羽毛红黄色,有黑斑,尾长;雌者黑色,微赤,尾短。古称鸐雉,今名锦鸡。传说自爱其羽毛,常照水而舞。 汉 马融 《长笛赋》:“山鸡晨羣,野雉朝雊。”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山鸡爱其羽毛,映水则舞。 魏武 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 苍舒 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唐 崔护 《山鸡舞石镜》诗:“ 卢峰 开石镜,人説舞山鸡。” 清 吴伟业 《灵岩寺放生鸡》诗之三:“敢笑山鸡惜羽毛,卑栖风雨自三号。” (2).方言。雉的别称。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