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何儒行的《送姚道士往金陵访玉林陈鍊师(原注玉林号虚白先生)》 全文: 麻姑翠苕荛,青松荫泉石。 道人怀远游,清啸闻终夕。 身被紫霞衣,山川访仙迹。 金陵古形胜,楼观绚丹碧。 皎皎玉林子,觞咏日閒适。 得兹翛然侣,清风生几席。 华月满中天,虚室夜生白。
  参考注释人怀人心,人的情绪。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洪潦浩方割,人怀昬垫情。”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殊不知末习浇漓,人怀厌怠。” 远游亦作“ 远游 ”。1.谓到远方游历。《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汉  班彪 《北征赋》:“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絶迹而远游。”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慷慨辞家,踊跃远游。” 潘漠华 《呵》诗:“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 (2).见“ 远游冠 ”。 (3).见“ 远游履 ”。 见“ 远游 ”。 清啸清越悠长的啸鸣或鸣叫。《晋书·刘琨传》:“ 琨 乃乘月登楼清啸。” 唐  李山甫 《兵后寻边》诗之二:“日暮却登寒垒望,饱鴟清啸伏尸堆。” 宋  陆游 《午睡起消摇园中因登山麓薄暮乃归》诗:“踟躇遂忘归,清啸送日落。” 清  钱谦益 《许夫人啸雪庵》诗序:“ 苏门山 头,岭闻清啸。” 终夕通宵;彻夜。《左传·昭公二十年》:“终夕与於燎。”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或有时上引诸文士賡唱终夕,以示暇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