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石吏怎么写好看:
三百石吏历史词典解释
战国时年俸为三百石粮谷的官吏。燕、秦等国置。《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哙)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
词语分解:
- 三百的解释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 吏的解释 吏 lì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
历史官职推荐:监候
官名。隋初于太史曹置,四人,从九品下。掌观察天文。炀帝大业三年607增至十人。唐沿置。高祖武德七年624废。肃宗乾元元年758为五官监候,定制三人,正八品下。宋置官而未除授。明朝钦天监置,称五官监候